![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https://omo-oss-image.thefastimg.com/portal-saas/pg2024092911421343438/cms/image/8b1ec5e9-a083-483c-90a2-6c918f543ccc.jpg)
新聞中心
百年基業 質量為本
住建部:加強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扭轉重地上輕地下觀念
住建部:加強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扭轉重地上輕地下觀念
來源:澎湃新聞網
1月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加強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設施普查,摸清底數,掌握存在的隱患風險點并限期消除,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和完善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到2025年底前,基本實現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全覆蓋,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更加健全,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效率明顯提高,安全隱患及事故明顯減少,城市安全韌性顯著提升。
《意見》表示,應當將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加強城市地下空間利用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實現地下設施與地面設施協同建設,地下設施之間豎向分層布局、橫向緊密銜接。因地制宜開展以地下設施為主、包括相關地面設施的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普查,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落實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相關各方責任,加強協同、形成合力,推動工作落實,不斷完善長效管理機制。運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技術推動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管理手段、模式、理念創新,提升運行管理效率和事故監測預警能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指出,當前,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總體平穩,基本滿足城市快速發展需要,但城市地下管線、地下通道、地下公共停車場、人防等市政基礎設施仍存在底數不清、統籌協調不夠、運行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城市道路塌陷等事故時有發生。
這要求各地要補齊短板,提升安全韌性。各地要將消除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安全隱患作為基礎設施補短板的重要任務,明確質量安全要求,加大項目和資金保障力度,優化消除隱患工程施工審批流程。
各地要扭轉“重地上輕地下”“重建設輕管理”觀念,切實加強城市老舊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工作力度。
各地要統籌推進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提升設施效率和服務水平。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補齊排水防澇設施短板,因地制宜推進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和建設,綜合治理城市水環境。合理布局干線、支線和纜線管廊有機銜接的管廊系統,有序推進綜合管廊系統建設。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引導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布局,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完善城市管道燃氣、集中供熱、供水等管網建設,降低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促進能源和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減少環境污染。
運用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提升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有條件的城市可以搭建供水、排水、燃氣、熱力等設施感知網絡,建設地面塌陷隱患監測感知系統,實時掌握設施運行狀況,實現對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的安全監測與預警。充分挖掘利用數據資源,提高設施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輔助優化設施規劃建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