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嫩白18sex性hd_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_高辣h小黄文各种play_色一伦一情一区二区三区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百年基業 質量為本

央行:房貸利率保持基本穩定


分類:

作者:

來源:

新京報

發布時間:

2019-08-22

 

央行:房貸利率保持基本穩定

來源:新京報

  如市場普遍預期,8月20日,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新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首次報價顯示,1年期LPR為4.25%,較貸款基準利率低10BP,較原LPR降6BP;五年期以上LPR為4.85%。這一利率將在下一次(9月20日)發布LPR之前有效。

  新LPR首次報價出爐后半小時,央行副行長劉國強、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等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對此次改革做了進一步解讀,明確完善LPR機制不能替代貨幣政策、房貸利率不會隨之下調、堅決杜絕不合理報價等,也解釋了8月17日政策發布后,市場關注較多的改革是否為變相“降息”、銀行報價是否為真正優惠利率等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新機制本身是為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對于股市短期反彈有部分提振作用,對債市利好有限,樓市調控原則不變,對人民幣匯率沒有直接影響。

  1 完善LPR是不是“降息”?

  央行稱其不能替代貨幣政策

  在17日央行宣布完善LPR報價機制后,市場中出現了“降息”的解讀。理論上來看,LPR報價的“錨”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4.35%,變為了一年期MLF利率的3.3%,看似確實直接下降了逾1個百分點,但不少業內人士也指出,出于業務穩定性和連續性的考慮,銀行更有可能通過“加點”這個規則在MLF利率基礎上上浮。從8月20日的報價結果看也是如此。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表示,將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解讀成“降息”,本身不夠準確。新LPR是銀行貸款的主要參考和定價基準,新機制本身不存在降息或加息的功能。

  在20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都談到,利率市場化改革就像“修水渠”,目的是讓水流更加暢通,讓水更有效率、更精準地流到田間地頭,但水的大小還是要看閘門。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利于增強貨幣政策的效果,但不能替代貨幣政策,也不能替代其他政策。

  在回答是否會調整準備金率時,孫國峰表示,從法定準備金率的角度來說,過去積累了一定空間,未來有一定的調整空間,但總的來說這個空間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2 房貸利率會不會降?

  央行:房貸利率不下降,業內:平穩是主流

  對于房貸利率是否會隨之下降,央行也予以了回應。

  此次LPR定價新機制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種,央行有關負責人在政策發布時介紹,這是為銀行發放住房抵押貸款等長期貸款的利率定價提供參考,也便于未來存量長期浮動利率貸款合同定價基準向LPR轉換的平穩過渡。

  被問及個人房貸利率下限的政策會不會做相應調整時,劉國強表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房貸利率雖由參考基準利率變為參考LPR,但最后出來的貸款利率水平要保持基本穩定。“有一點是肯定的,房貸的利率不下降。”劉國強稱,過幾天人民銀行將會發布關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的公告。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5年期的LPR實際降幅偏窄,暗含了“房住不炒”,加強調控的政策原則。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全社會貸款成本都有所降低,房地產相對貸款成本上行可能性不大,但因為各種政策約束,預計下調的空間也有限,保持平穩將是主流。

  3 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

  央行稱新機制對人民幣匯率沒有直接影響

  有觀點認為新的LPR機制會增加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對此,在8月20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孫國峰回應稱,最近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市場供求決定的結果,這完全是一個市場化的行為。這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關鍵詞是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對人民幣匯率沒有直接影響。

  孫國峰表示,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有利于降低貸款利率,主要針對的是企業融資成本。“通常我們說和匯率直接相關的是市場利率,這次改革并不涉及市場利率的變化,這次改革的關鍵詞是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因此對人民幣匯率沒有直接影響。總的來看,應當說當前中美利差處于舒適區間,我對人民幣匯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穩定充滿信心。”

  他還表示,從目前情況看,企業、居民、金融機構對人民幣匯率前期破7都能保持一個比較理性客觀的看待,對匯率的正常波動體現出了很強的適應能力。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岸市場匯率、離岸市場匯率已經“三價合一”,表明市場預期總體平穩,這也印證了我們之前說過的,“7”既不是年齡,也不是堤壩。

  4 對股市、銀行有何影響?

  業內:持續性反彈仍需明確政策信號及經濟企穩預期

  新LPR首次報價當天,對政策信號較為敏感的資本市場沒有出現非理性波動。

  方正研究策略首席分析師胡國鵬分析認為,LPR政策對于市場短期反彈有部分提振作用,但是持續性的反彈仍需要明確的政策信號以及經濟企穩的預期。

  他提及4月份市場的下跌,稱流動性并不是影響市場的核心矛盾,影響估值的因素更多是政策預期的變化以及貿易摩擦的影響,貨幣市場利率和票據直貼利率已經低于或者接近2008年的低點,信貸梗阻股票市場關注相對較小,而且此次政策調整市場預期已經較為充分,后續市場上漲需要明確的政策信號,比如MLF利率的下降以及地方政府專項債新增等。

  “LPR改革短期不利于銀行股,體現為銀行業績預期以及盈利能力變化的影響,由于銀行的信貸投向主要是大中型企業,大部分屬于優質企業,包括央企和國企,會導致銀行利差收窄。”胡國鵬表示。8月20日,銀行股板塊整體下跌0.61%。

  孫國峰表示,短期內貸款利率下降可能會對銀行的息差、盈利有一定的影響。從中長期來看,銀行貸款自主定價能力提升有利于銀行可持續健康發展,對銀行是有利的。

  8月20日,債市也表現較為平穩。其中,10年期國債期貨T1909小幅下跌0.01%,5年期國債期貨TF1909小幅上漲0.02%。

  李奇霖認為,若想進一步降低實體融資成本,要么是強行壓降貸款利率,但會導致融資需求進一步萎靡,供需關系失衡;要么是央行調降1年期MLF利率,或者通過貨幣適度寬松引導綜合負債成本下行。兩條路徑對債市均為利好,但僅第二條路徑對股票市場有利好作用。

  光大證券固收分析師張旭分析稱,新LPR定價機制對于債券市場的利好作用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