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PK任志強 房價拐點到了嗎
“最終投了房子都賺了,投股票的人賠得一塌糊涂。”任志強稱,現在股市依舊不行,所以房子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中國的股市實在是撲朔迷離,那么,房價拐點到了嗎,逐漸回暖的樓市會否再度點燃投資熱情?
日前,原華遠地產董事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任志強稱,樓市拐點已經過去,9月后房價將進入上升階段。
數字似乎也在支持任志強的判斷。相關機構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已連續上漲3個月。
不過,另一位地產大佬好像就沒這么樂觀,“中國樓市已經從供不應求到了供大于求的階段,房價暴漲已經不存在基礎和可能。”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說。
大佬們的交鋒
一向不吝于表達觀點的任志強對于2015年下半年的市場走勢再度發聲。
在“2015全球房地產金融中國峰會城市巡演(北京站)”上,任志強表示,2014年這一輪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換句話說,該輪房地產調整已完成V字形的低谷,后面將是上升階段。過去在房地產政策出臺后,所有城市政策影響明顯,但現在不再是如此,而是有嚴重的滯后。在一線城市快速反彈的時候,二線城市還在晃悠,三四線城市還在睡覺。因此,在后半年,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將受一線城市帶動,呈現穩定上漲的態勢。
任志強稱,多少年以前,就談論過炒股還是買房,當時有人鼓勵投股票,但最終投了房子都賺了,投股票的人賠得一塌糊涂。現在股市依舊不行,所以房子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任志強說:“想要房價降的人完全是為了個人利益,2015年的年底房價上漲是確定的。”“2013年的時候,我說3月份房價會上漲,那時沒有人信,但后來真是漲了。我的理由還是土地下降了,開工下降,都是負的,供不應求,肯定會漲。”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對于房價的走勢則并不樂觀,“雖然現在一線和二線主要城市的房價在上漲,似乎市場在回暖,但整體來看離真正回暖還差得很遠,因為中國樓市已經從供不應求到了供大于求的階段,房價暴漲已經不存在基礎和可能。”
看來,究竟中國樓市是供不應求還是供大于求,才是二者對房價走勢的分歧所在。聽誰的呢?一切還得用最新數據說話。
用房地產數據說話
房價環比上漲
2015年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685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54%,已連續上漲3個月,同比雖然仍處下跌區間,但跌幅較上月收窄1.32個百分點。
漲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湛江、東莞、武漢、北京、宜昌、保定、吉林、惠州、上海。其中,一線城市中深圳上漲9.73%;北京上漲1.49%;上海上漲1.16%。
房地產貸款增速
從房地產貸款結構上看,6月末,房產開發貸款余額4.88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比上季末低1.3個百分點。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54萬億元,同比增長32.8%,增速比上季末高2.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6月個人購房貸款余額12.64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增速比上季末高0.2個百分點,比各項貸款增速高4.4個百分點。
土地成交下降
7月,全國300個城市共成交土地1591宗,環比減少24%,同比減少38%;成交面積6066萬平方米,環比減少17%,同比減少31%。
300城的賣地總額為1486億元,環比減少17%,同比減少31%。
樓市成交下滑
CREIS中指數據顯示,2015年7月監測的主要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2.21%,超6成城市環比下降,同比去年7月則上漲57.53%。
分城市來看,一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91%,同比上漲87.77%;二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03%,同比上漲51.52%;三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7.21%,同比則上漲47.02%。
縱觀2015年成交走勢,樓市在房企年末沖刺后進入盤整期,2月迎來傳統春節,樓市成交繼續走低,3月樓市企穩回升,4月樓市成交再上漲,5月利好政策不斷,樓市成交繼續回升趨勢,6月樓市成交繼續回暖,但漲幅收窄,到7月成交止升回落。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目前樓市呈現出幾個特征:一方面是量價背離,樓市和土地市場背離;另一方面則是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走勢分化,三四線城市表現并不樂觀。
相關機構報告預測,因各城市去庫存化壓力不同,各線城市房價走勢將繼續分化。一線及熱點二線城市需求旺盛,價格仍面臨上漲壓力;多數供應規模較大城市仍將積極促進去庫存化,房價走勢趨于穩定。
有分析認為,只有當三四線城市,包括二線城市真正企穩時,才能說明中國樓市真正走出了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