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較快遭約談 多地迅速升級樓市調控政策
遵循“因地制宜”調控大方針,房價上漲與調控加碼同在。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多達58個,其中漲幅超過0.5%的城市有38個。漲幅最高的城市為丹東。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先后被住建部約談的多個城市均在房價漲幅榜前列。被約談的12個城市分別是成都、太原、西安、海口、三亞、長春、哈爾濱、昆明、大連、貴陽、徐州、佛山。
住建部約談后,截止到目前,長春、哈爾濱、佛山、成都、貴陽、西安6個城市已發布調控新政,太原、海口、三亞、昆明、大連、徐州暫未出臺相關調控政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截止到目前,除徐州沒有任何動靜以外,上述12城其余城市均已發布不同程度的調控措施。其中,成都、西安、海口、三亞、長春、大連這6個城市目前已全部出臺限購、限貸、限售措施;太原、哈爾濱、昆明這3個城市目前只實施了限售政策;佛山實施了限購、限貸政策,但尚未實施限售政策。
6城跟進調控
在房地產市場迎來新一輪購房熱潮同時,調控也在進一步升級。根據中原地產統計顯示,截止到目前,今年全國各地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多達120次。近期,住建部先后約談了12個城市。約談之后,長春、哈爾濱、佛山、成都、貴陽、西安這些城市迅速跟進調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目前跟進調控的城市中,哈爾濱、貴陽首次出臺了限售政策;4月24日,長春出臺了限購限售措施。住建部約談之后,5月11日,長春再次要求開發商在申請預售時要申報預售價格。即,在取得預售許可證10日內,須在銷售現場醒目位置,按照申報價格一次性公開全部準售房源價格,明碼標價對外銷售。商品房實際成交價格不得高于預售申報價格,否則不予網簽;佛山則在住建部約談之后發布《關于重申房地產銷售秩序 加強銷售現場公示有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強調了銷售秩序等問題;西安則針對商品房規劃用途為“公寓”的產品,再次重申強調限購。
上述6個城市中,力度最大且最值得關注的是成都。
5月15日,成都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成都市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針對限購對象提出了調整,限購對象不再是個人,而是以為家庭為單位;《通知》還要求在成都全市范圍內限售,即商品房出售時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后方可轉讓。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調控升級最為關鍵的一條是針對此前人才政策進行糾偏。《通知》規定,“戶籍遷入成都市未滿24個月的購房人,應在成都市穩定就業且連續繳納社保12個月以上,才可在成都市新購買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而此前,成都針對新落戶人群沒有任何繳納社保要求,這導致部分投機需求通過落戶方式達到購房目的,進一步加劇當地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
其實,在這些被約談的城市中,不少城市4月房價上漲居前,如海口、三亞新建商品住宅環比上漲1.9%,西安環比上漲1.6%,太原環比上漲1.4%,哈爾濱、貴陽環比上漲1.3%。
“哪里(市場)熱就調控哪里,這些被約談的城市房價漲幅多數在統計局監控的70個大中城市中排名靠前。”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此次跟進調控的城市來看,調控措施主要還是從限售、限購、限貸、限價、增加土地供應以及整治市場秩序入手。調控主線仍然主要是針對供求兩條線:一是抑制不合理購房需求,落實“房住不炒”政策;另一方面,增加供給,緩解由于供不應求造成的房價上漲。
調控啟示錄:分化、細化、及時
在復雜且多變的市場形勢之下,調控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因城施策”。調控整體呈現出城市更加分化、調控內容更加細化、調控效率也更加及時的特點。
從調控城市分布情況下,調控正從一二線城市逐漸蔓延至三四線城市。2017年調控城市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但2018年調控逐漸向三四線轉移;從被約談的12個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主要集中在東北、中西部地區以及近期有重大政策利好的海南省;從城市等級來看,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和熱點城市周邊的三線城市。
另外,值得肯定的是,樓市調控正從簡單粗暴走向更加精細化調控。新城控股副總裁歐陽捷就注意到,被約談的城市普遍出現了明顯的供求失衡,但本輪調控措施更具針對性。“比如,被約談的城市土地供應普遍呈現下降趨勢,幾乎一年比一年少,有些城市核心城區甚至無地可供。因此可以看到的是,一些城市針對性提出增加土地供應具體舉措;另外,一些城市推出人才引進計劃,但卻變相刺激了當地樓市發展,導致供求關系嚴重失衡,這就需要針對人才引進政策進行調控糾偏。”
調控及時性也成為本輪調控主要特征。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近期以來,在房住不炒的調控基調下,部分城市進一步收緊樓市政策,涵蓋限購擴圍、房貸利率調整和限售等多個維度。從住建部約談的對象和調控落地的城市來看,樓市成交趨熱、房價上漲承壓的地方都被及時“關照”。多城調控的相繼加碼,體現了國家維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決心,在堅定不移地抑制投機性購房的同時,通過分類調控滿足群眾的剛性居住需求。短期來看,在調控新政出臺后,不僅地方樓市的交易規模受到一定的限制,市場的觀望情緒也將有所變化,部分過熱的房地產市場或出現一定程度的降溫趨勢。從長遠來看,在堅持房地產調控不放松的大背景下,“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觀念將深入人心,房地產市場將保持理性的發展態勢。
就調控整體而言,歐陽捷認為,房地產調控整體進入相對良性發展階段。“以前,大家對調控政策不太理解,市場甚至有很多抵觸情緒,同時也存在一些調控政策做得不到位,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情況,但就本輪調控特點來看,整體較為良性。這主要體現在:第一,‘房住不炒’概念深入人心,投資性需求堅決不允許進入樓市;第二,有些行政干預(限價)雖然不盡合理但從目前形勢看十分必要。這可以向市場傳遞出政策要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強烈信號。”